当71岁的赵雅芝穿着经典的白娘子同款纱裙中国股票配资网站,端坐在直播间里,轻轻举起一片面膜,声音温柔地推销着护肤品时,直播弹幕突然飘过一行调侃:“白娘子也要还房贷了吗?”
这一句看似幽默的调侃,却无意间揭示了这位“不老女神”的另一面——她不仅是银幕上的传奇人物,还是家庭中的“移动提款机”。对于许多同龄人来说,可能正沉浸在与孙儿嬉戏、享受晚年的闲适时光,而赵雅芝,却在繁忙的片场和商业活动之间奔波,承担着三代人的生活重担。香港《明报周刊》曾报道,她的日常生活,仿佛是一个永不停歇的工作机器。
大儿子的餐饮创业,成了许多“情怀败给现实”的典型案例。打着“赵雅芝儿子开餐馆”的招牌,餐厅曾人满为患,但可惜的是,味道平庸,价格虚高,不到三个月,生意便陷入困境。二儿子的潮牌店更是离奇,合伙人卷款跑路,仓库里堆满了印着怪异图案的T恤,成了全家不敢提起的笑柄。至于最小的儿子,黄恺杰,这位中戏毕业的“星二代”,十年过去,观众记住的依然是“赵雅芝的儿子”这个标签,演艺路途充满了尴尬。他母亲时常带他出席酒会,像推销滞销品般向导演推荐:“这是我儿子,戏很好的。”然而,投资方只看在赵雅芝的面子上,给了他一些角色,却难掩观众的嘲笑。
展开剩余81%更荒唐的是,这位三十多岁的“孩子”,竟然还得依赖母亲为他的表演进修班支付学费。镜头前的赵雅芝,曾是片酬女王,但在生活的另一面,却过得格外简朴。2019年,TVB的《东张西望》拍到她逛街,身上穿的是五年前的旧款米色风衣,而她的丈夫黄锦燊,早在二十年前就退出了娱乐圈,如今最大的运动量,就是从客厅走到花园喂鱼。
可不管怎样,赵雅芝依旧是全家的经济支柱。她的家庭开销堪比一张长长的账单:孙子的国际学校学费、钢琴课、马术班;三个儿子的房贷车贷;甚至是维持“冻龄女神”形象的天价保养费。每次红毯亮相的定制礼服,可能就是普通人半年工资。甚至有一次,深夜刚回到家,赵雅芝看着满桌的账单,苦笑着说:“白娘子水漫金山是特效,我的账单可是真金白银。”
如今,“白娘子”已经成了她的“万能招牌”。直播时,她穿着仙气飘飘的长裙卖丝巾,综艺节目里,她头戴塑料头饰唱着《千年等一回》,甚至连老年鞋代言,也要摆出施法手势。观众从最初的感动,到现在的审美疲劳,弹幕里开始充斥着各种吐槽。有次直播,当助理再次拿出雷峰塔道具时,赵雅芝突然转身,轻声说道:“今天能不演白蛇吗?”这一幕被后台视频捕捉下来,迅速在网络上传播,播放量不到两天便突破百万。
然而,这些年她身上发生的种种奇妙反转,也暴露了消费情怀的反噬。她代言的某燕窝品牌被曝出糖水含量超标,直播中卖的蚕丝被,居然是化纤填充物。面对这些质疑,七十岁的赵雅芝还亲自录制澄清视频,尽管她的眼角已经布满了岁月的痕迹,连十层滤镜也难掩她的疲惫。
更令人惋惜的是,赵雅芝曾有过完美的“退场”时机。她当年在《新白娘子传奇》中的片酬,创下了九十年代的纪录,足够让普通人过上三辈子的好日子。但她执意将一部分积蓄投资到儿子们的留学费用和创业项目中,结果,这些投资纷纷失败,像是填不满的无底洞,耗尽了她的积蓄。老友汪明荃在电台节目中感叹:“她总说孩子还小,但最小的都三十五了。”
如今,赵雅芝的工作强度,让年轻演员都自愧不如:每天清晨五点开始健身,接着赶三个通告,深夜才开始背台词直到两点。有一次拍雨戏,她感冒发烧,怕耽误进度,硬是忍着不说,直到晕倒在片场被送去急诊。制片人透露,那场戏的片酬不过八万,医药费倒花了三万。
外界看到的是她仍然“状态惊人”,而忽略了她候场时偷偷揉膝盖的痛苦;看到的是“冻龄女神”的光鲜外表,却没有人注意到她每年七位数的医美投入。这一切,都成为了家庭产业的一部分。儿子们需要她在镜头前光鲜亮丽,这样他们才能继续从中获取资源和人脉。
在最近的一次家庭聚会上,小孙子天真地问:“奶奶为什么比电视里老?”赵雅芝微笑着摘掉假睫毛回答:“因为电视里的奶奶要赚钱呀。”这句看似幽默的回答,让全桌的大人瞬间沉默。此时,站在镜头前的她,已不再是那个叱诧风云的女神,而是一个被全家经济压力压得弯下腰的老人。
赵雅芝用七十年的人生,验证了一个残酷的真理:所谓的“不老女神”,不过是没有资格老去的打工人。当她的同龄人都在享受属于自己的晚年时光,她却依然穿着束腰裙,站在镜头前,巧笑嫣然——因为她知道,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家庭,等着她用每一笑换来明天的饭钱。
这就是赵雅芝的“冻龄神话”:一位背负着三代人生活压力的母亲,她的笑容,是她坚持在镜头前的唯一动力。
发布于:福建省涌融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